同為科技(TOWE)防雷科普篇(二)——雷擊災害急救方法大全
時間:2023-04-24閱讀量625
當雷擊發生時,空氣中的各種微粒互相碰撞和摩擦便會使該空氣介質兩面的正負電荷的量持續積累,這時加于該空氣介質的電壓也會同時增加,當局部電壓達到當時條件下空氣的擊穿電壓時,該空氣介質的局部便會發生電擊穿而持續成為等離子體,使電流能夠通過原來絕緣的空氣。由于持續時間短,閃電輸送的能量相對不大,不過閃電的功率卻可以很大。那么如果不幸被閃電擊中,這時人體會發生什么?該如何進行自救和救助?本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雷擊損害人體的生理效應大體有三種:一是強大的閃電脈沖電流通過心臟時,受害者會出現血管痙攣、心搏停止,嚴重時會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使心臟供血功能發生障礙或心臟停止跳動;二是當雷電電流傷害大腦神經中樞時,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當強大的電流通過肌體時會造成電灼傷或肌肉閃電性麻痹,嚴重者導致死亡。
如果不幸出現雷擊人身事件,一方面要按以下方法實施急救,另一方面要及時撥打“120”國際通用醫療救護電話。
雷擊人體時的電流熱效應可引起電灼傷。不過,電灼傷與一般燒傷不同,尚有電休克,如神志喪失、頭暈、惡心、心悸、耳鳴、乏力等現象出現,重者可發生呼吸、心跳驟停。還有雷擊后較遲出現的白內障及神經系統的損傷等。
(1)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將身體裹住以撲滅火焰。著火者切勿驚慌奔跑,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滅火焰。
(2)注意觀察遭受雷擊者有無意識喪失和呼吸、心跳驟停的現象,先進行心肺復蘇搶救,再處理電灼傷創面。
(3)電灼傷創面的處理,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后蓋上敷料,例如,把清潔手帕蓋在傷口上,再用干凈布塊包扎。若無敷料可用清潔床單、被單、衣服等將傷者包裹后轉送醫院。
(4)原則上應將轉送到當地醫院。如當地無條件治療需要轉送者,應掌握運送時機,要求傷者呼吸道通暢,無活動性出血,休克基本得到控制,轉運途中要輸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且注意減少途中顛簸。
“假死”和人工呼吸
受傷者被雷擊的電灼傷只是表面現象,最危險的是對心臟和呼吸系統的傷害。通常被雷擊中的受傷者,常常會發生心臟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現象,這可能是一種雷擊“假死”的現象。要立即組織現場搶救,將受傷者平躺在地,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同時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時搶救,受傷者就會因缺氧死亡。
雷擊引起的電器火災怎么辦?
(1)要立即切斷電源,如果電器用具或插頭仍在著火,千萬不要用手去碰電器開關。
(2)無法切斷電源時,應用干粉滅火器滅火,不要用水滅火。
(3)如果是電視機或計算機著火,應該用毛毯、棉被等物品撲滅火焰。
(4)情況嚴重應迅速拔打“119”電話報警。
日前出版的《科技奧運—解析北京奧運的科技創意》一書中透露:“鳥巢”外表平滑,沒有普通大型建筑上突起的避雷針,實際上,它的整個“鋼筋鐵骨”構成了理想的“籠式避雷網”。設計師將“鳥巢”的金屬屋面、鋼結構中的鋼構件以及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通過焊接方式進行有效連接,這樣“鳥巢”自身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避雷網,而“鳥巢”的鋼結構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接收閃電的裝置,能把閃電迅速導入地下。為了防止雷擊對人體的傷害,場館內人能觸摸到的部位,比如鋼結構上,都做了特殊處理,抵消了雷電對人的影響,絕對不會傷害到人身;同時,“鳥巢”內幾乎所有的設備都與避雷網做了可靠連接,保證雷電來臨的瞬間,能順利將巨大電流導入地下,保證了場館自身、儀器設備和人身安全。
以上就是同為科技(TOWE)帶來的“雷擊災害急救方法大全”篇內容,下期將繼續深入普及與雷電相關的基礎知識,為大家繼續普及雷電的基本知識與防護手段,以期能為人們在雷電季節從容應對雷電災害和保障安全生產起到一定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