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數字化高校配電:解讀智能電源管理器解決方案
時間:2024-06-20閱讀量1282
《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明確了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的總體要求,提出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業務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實現高等學校在信息化條件下育人方式的創新性探索、網絡安全的體系化建設、信息資源的智能化聯通、校園環境的數字化改造、用戶信息素養的適應性發展以及核心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伴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技不斷成熟,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規范與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發展。設備、系統、網絡是支撐教育數字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建設需要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是高等學校在信息化建設中數字校園的建設是目標之一。
智能PDU電源管理器在高等學校的數字化教育的規劃和管理中是基礎的保障,同時也推動教育數字化管理的發展。
上海大學、山西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重點的高等學校在數字校園建設的設施設備采用同為科技的智能PDU電源管理器。其數字化管理,精細管控和無人值守的特點,為數字校園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和保障。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深入發展,在現代數據中心機房供配電系統中,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需要通過標準的SNMP協議接入到以太網絡,將諸如UPS(不間斷電源)、空調、油機、配電柜及機柜PDU這些設備能夠被NMS(網絡管理系統)進行管理,以顯著提升開發效率、降低接入和調試成本,靈活方便地管理和調整相關設備。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協議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網絡中,用于設備的管理和監視網絡設備。由三個關鍵組件組成:NMS(網絡管理系統)、被管理的設備、Agent(代理者),它規定了在網絡環境中對設備進行監視和管理的標準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語言、相應的安全和訪問控制機制。
1、 實現設備的監視,如電源設備運行實際情況,電流、電壓、電能、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功率因數,實時幫助管理員了解設備性能和健康狀況;
2、 配置管理,協議允許管理器修改設備的各項配置參數,如分控、運行規則,免去物理性管理;
3、 告警和通知,可根據管理要求對監管設備進行閾值信息的管理,當設備出現故障或達到預定閾值時,管理器可收到相應的警報信息,及時采取行動管理;
4、 遠程管理,通過網絡遠程控制設備,如重啟、遠程診斷等,提高管理效率和靈活性。
同為科技的智能PDU電源管理器的設計旨在為實現電源信息化更高效、更便捷的智能管控。
1、 熱插拔智能模塊。
實現電源系統便捷的高可靠性、快速的維護、實現冗余配置、快速恢復能力。
2、 液晶顯示屏更方便實現數據信息掌握與便捷的交互操作。
3、 模塊中包含物聯網傳感器接口。
可外接溫濕度傳感器,對較為復雜的環境進行特定需求的便捷的管理,例如信息通信、智能家居、醫藥行業、冷鏈運輸、倉儲、生物科研與農業生產都需要溫濕度傳感器來進行數據采集,進行科學高效的管理與分析控制。
4、 級聯接口。實現設備的拓展,進行區域性的電源信息管理與控制。
同為科技的智能PDU電源管理器核心功能與價值,實現電源場景化應用的高效、便捷、快速的信息管理與控制。遠程管理、預警功能、遠程監控相對應的無人值守、預約處理、數字化信息管理。
智能PDU電源管理器,可實現數字校園建設的數據中心的信息數字化的管理,同時也在科研應用、數字化信息教學等提供電源便捷管控。
同為科技為教育領域提供便捷、安全的電源管理,同時也實現助力綠色校園建設。